优惠论坛
标题:
博球高手分析之滚球投注策略(赌球高级教材)(转帖)
[打印本页]
作者:
VIP站长
时间:
2010-9-10 12:36
标题:
博球高手分析之滚球投注策略(赌球高级教材)(转帖)
滚球现在越被越来越多的投注者所喜爱,因为他不用忍受着2个小时比赛的煎熬.而滚球又以滚大小球和滚盘口两种最为主流。
* U# `; `; e9 h4 j2 {: c1 W5 G$ c
) L; j. |2 `9 V, t c: Z, g
追小球需要智慧,追大球需要勇气!
! d: D, v5 K! Y9 x1 f
9 v) {% F9 G1 U, u4 N5 C. U: _
一、走地要以大小球为主,让球盘口为辅。
) J1 p$ a% N: h
' V- g( R3 S9 O* b1 E
除非你对本场比赛有很大的把握,否则你最好不要玩走地的让球盘口 。一般来说,庄家是不会让你有两头走的机会,也就是说很少有机会让你买上盘赢钱,再补下盘也赢钱。 庄家要不就全杀上盘,要不就全杀下盘。
8 q Y0 v+ {8 H8 m1 ?
上面的话可能理解起来有点费神,还是举例说明好点。
$ J& A# M' m; {# ?+ j# u4 o
例:A队主场让B队半球。
7 v! r2 i3 @( ?* R& H* U g: @
走地情况:1.A队1:0领先。2.B队1:0领先。3.双方0:0。对于让球小于1球的比赛来说,任何一队先进一球都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领先。按网球术语说是双方都进入了赛点。因此走地出现的3种情况都很难判断是追上盘还是追下盘,因为不管A队或B队再进一球就可以杀死对家的全场投注。(最狠的是B队2:0或3:0领先后,追A队的投注蜂涌而至,结果临终前B队再进一球,追A者死无全尸)
2 n1 k+ y( c8 l5 q9 z. r. A7 X
/ L6 c5 F4 t6 w1 N
二、追大小球的意义
$ I/ J/ v. W" M" i k u
. ?1 |8 P: T; @; z/ ~! K! z
有人会说走地盘口难追,大小球也一样无从选择。说得对。这就是我想探索的主题。
1 z g/ a' l, q. g4 B7 _
追小球需要智慧,
. E% J4 ?, q2 A, s, Q3 C+ a. d
追大球需要勇气!
7 E* u0 T3 J3 G8 j. z; [9 [
) Z, ]1 m& a7 e8 T) |& g. d% O9 w
三、大小球的投资最有利区域.
+ @, ^+ [2 V+ S4 N/ v
3 f4 o1 Y4 F( W; f% G7 H1 P
1.小球的投资最有利区域
0 a3 p }% p# `3 ], t, S
底线:一般联赛不能低于2球。对于意乙、法甲、法乙等进球较少的联赛可以放松到1.5/2。低于这个底线没有投资价值。放弃
. k6 b# U& w+ C( Q P
2.大球的投资最有利区域
0 H4 E% J6 Z% |0 P
底线:小于1球的坚决放弃。
9 J* m3 v9 w$ i6 r2 p
顶线:最佳是3球以下,德甲、西甲、等进球较多的比赛可以放松到4球一下。大于4球坚决不追。
% e7 T- h6 C) i
# T, U4 L' d3 n1 X1 y1 q; Z
四、资金分配
; ^8 B& _# D0 T
' ~9 ]8 Q. W2 } o- A7 S
资金分配是最重要的环节,合理的分配将大大提高你的投资回报率。具体的做法是投资每场比赛都要有一个自己能承受最高限额。比如10个单位。
( Y5 _+ ?5 p, b2 b( M
在投资小球的时候,要一次全部投完10单位。确记,投资小球后无论输赢都不能再继续投资大球或小球,不要有补追回来的心理。否则,你会陷入深渊。也就是说投小球只有一次机会。投完后不要再关注这场比赛。
4 J6 |2 m& c* k: W6 s
投资大球则需要点技巧。可以一次投完10个单位,也可以将10个单位分开几份来操作。甚至在首次投完10个单位有比较大的把握能胜出时,可以再追加10个单位的投资。(前提是要在最有利区域)。具体的操作后面有较详细的描述。
( ?2 X: o n: w4 w* J$ D$ c
+ Z6 h$ B, Z* N7 ]$ n6 O( h2 t
五、判断大小球的基本技巧
, D1 q( i; ?9 E
, M2 ~! X( q8 @
1.赛前研究的意义
; R# r* G2 T- _
如何判断开大开小,相信很多玩家赛前都会做很多功课。目前也有很多的成功方法,象止损理论、梅花间竹理论、临场水位盘口变化、往绩、实力差等等。很多人都能从中做出正确的判断。但如果你要对所有的比赛作出判断,相信很少人能达到70%左右的胜率。,即使有也要花大量的时间和人力。那么有没有一种比较简单又可以有较高的准确率的方法呢?有!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一种判断大小球的简单方法。这种方法说它简单是因为它不用经过赛前烦琐的功课。对于这种方法来说,赛前的研究是毫无意义的事。
$ B2 X' m- ], h: v' B) T, F9 l
2.20分钟法则
8 w7 ?6 h0 u% Z" M
20分钟法则列表
r' S- J2 A. |/ T8 I6 }% \9 N* z8 L
进球数 大小球盘口 进球时间 判断大小球
2 Y0 a/ G+ O8 F
0 2 无 小球
( S7 n/ L# s* w' C3 C
0 1.5/2 无 放弃
/ [' F( K9 b3 J7 Y- f4 m" u
0 2/2.5-2.5 无 观望
" J4 B. i, u5 M7 p1 c) t9 o
0 2.5低水-2.5/3 无 分段等高水追大
( V9 w3 V3 W. V; M- {* o/ G
1 3.5/4 前10分钟 追大
1 Z( B8 R1 z# k
1 3/3.5-3.5 前10分钟 观望,3球时开始追
7 t, H) x& i6 I4 Y* D% \
1 2.5/3-3 前10分钟 追大
9 L; \" ^0 R4 h! |
1 大4 15分钟左右 观望,小于4时追大
8 ?4 Y7 N K: \& E2 }( v
1 大3 15分钟左右 观望,小于3时追大
6 r! q: [7 U8 v& [9 f9 ~# C
1 小3 15分钟左右 追大
$ ]; X5 w& W/ A
2 小4 20分钟前 追大
( `/ c' S$ u% m1 x
2 大4 20分钟前 观望,小于4追大
* i3 Q- r9 E! D+ s6 Q, u' s9 Z
20分钟法则在实战中最好参考亚盘的让球和水位来判断,以提高投资的成功率。 3.整体联赛的20分钟法则
9 k( O0 _; @% v
20分种法则列表在实战中对单场比赛的走地有比较高的成功率。但有时候走地大多时会有顾不上来的感觉。例如在四大联赛走地时,常常是有差不多10场的走地同时进行,用上表会有顾此失彼的感觉。因此在整体联赛同时走地时还可以在应用20分钟法则的时候加上联赛的大小球概率来判断。具体是根据每轮联赛开大开小的场次是均等的概率来判断。例如某轮意甲同时有8场比赛走地,前20分钟有5场比赛有进球,那么剩下的3场开小的机会就非常大。这时候你可能要在赛前根据前一、两轮的大小球比例来参考。
2 g3 t3 F- J+ {9 x% E* a+ L7 L
+ e8 l- y$ D! X, {/ @- p- A/ T% L
六、注意事项
/ o6 U& W3 h- l( y
/ F/ z! J1 A# H" a& R' t
1.有些比赛有进2分球的现象,就是说2个进球之间相差2-3分钟,这时候判断大小球一定要结合让球盘口来判断,不要轻易追大或追小。
% g& o) a* T4 P0 U f0 e
2.追小球一定要一锤定音,如果出现判断错误的时候,不要盲目的补仓。
( \* u4 M4 b5 g3 g! t
3.追大球的时候要有足够的勇气,追了大球就不要有补回小球的做法。因为很多时候比赛会在最后10分钟才决定大小球。
+ V, S- |7 O) V4 J* A: [, y. m
七、典型的大球和小球
: G3 d! w2 ^4 Y& D" g% @
走地的时候,结合让球盘口会发现一些输死了的大小球。列举如下: 1.强队让球大,进球时间早,进球后让球盘和大小球盘下降不大的比赛,通常是屠杀的现象。基本上可以亚盘上盘和大球同时猛打,一场就发达。
" K, n" {9 M8 _# {7 ]& L' l6 b
2.强队让球并进球在先,弱队扳平。通常是平局的表现。追小一定有收获。
& D3 q5 A/ b- x' B9 Z( U
3.强队让球,弱队进球在先,强队扳平。一定还有球进,谁进而已。
0 j: n, X6 z- s$ m: |$ r
& d) t6 ?5 R+ [% A t' m
八、结束语
9 A7 k! M! t8 j8 T9 S; g
3 g3 U$ v% l) r) r' x, d w4 C T
玩走地也是要有比较平稳的心态,不要有孤注一掷的冲动。在下注前要专心关注盘口的变化,微小的变化都会露出庄家意图。在实战中要不断摸索和总结。相信战胜庄家并不是一件很难的
作者:
jinzetuisi
时间:
2011-4-21 20:52
谢谢楼主,楼主辛苦了
作者:
hulijia
时间:
2011-6-20 14:53
学习学习学习
作者:
pixielao
时间:
2011-6-25 14:24
谢谢楼主的分享
作者:
6868
时间:
2011-9-16 00:17
新人来学习下,谢谢楼主。
作者:
ji319
时间:
2011-9-20 19:24
谢谢楼主的心得分享!
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(https://www.tcelue.com/)
Powered by Discuz! X3.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