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學不懂區塊鏈,不是因為沒學識,而是過往的學識成為他們的包袱;不是因為不擅長學習,而是太高的成就讓他們不願 unlearn。
於是有些人學識越淵博(資訊科技除外)、投資組合越成功(破壞式創新的科技公司除外),越是不懂比特幣與區塊鏈。施先生商業成就再高,恐怕還沒法跟股神巴菲特比較,他尚且不理解比特幣,施先生不懂,毫不讓我意外。
聊起投資人,Shopify Capital 的 Alex Danco 近日加拿大的資訊科技業何以不振,提到矽谷的天使投資者很多曾經參與前所未有的創造,熱衷的是(infinite games);相反,加拿大的天使投資者卻受舊有框架束縛,習慣帶預設、框架明確的(finite games)。
正好,文中的論點,均是有限遊戲的邏輯,或乾脆是「誤解」。守著如此侷限的思維,兩個科技局加三個數碼港,帶動的都只會是房地產。
請勿誤會,我並非要勸閣下投資比特幣。
資產形式那麼多,香港的房地產久盛不衰,永不沾手比特幣,也有大量優質資產可供選擇。反過來,比特幣面向全球七十億人,少了閣下甚至整個嬰兒潮世代,也不會影響比特幣的成功。
我也不是要打賭比特幣一定能成功,況且,我倆連何謂成功的共識都沒有。對你而言,比特幣要是得不到美國ZF接納,在現價之上再漲十倍,大概就是失敗吧。但在我以及廣大的心目中,成功更重要的是保障公民權利,制衡ZF權力,賦予世界更多可能性;至於價格,不過是以上成功所帶來的副產品而已。
再說,批評是簡單的,預測失敗是容易的,創新本來就九死一生,死不掉的又只有十分之一最終大成。在開源世界,失敗乃成功之母,失敗包含在成功之中。比特幣與區塊鏈的、源碼、數據全部開放,作為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社會實驗,即使不能一舉成功,後人也能基於積累下來的經驗與智慧進一步開發,直到有天成功顛覆。
破壞式創新是個弄假成真的過程,開始時必然為「假」,最終往往不能成真;以猜對某項創新的失敗為榮,愚昧非常。擁有鼓勵弄假的胸懷,支持最終成真的能力,方為真正智者
) C6 X; K0 R1 Q. j' L: V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(https://www.tcelue.com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