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话题: ❤每周话题❤除夕之夜聊年俗~ 每周话题神回复获得+100活跃币、+1000策小分奖励 | |
获得《每周话题》神回复奖励的会员及回复(按回复楼层排序) | |
[attach]1825722[/attach]4 U' K7 @: @" I. v& q1 H | 不可或缺的是陪伴、看春晚(看的不是春晚看的是温馨)、吃好吃的、老一辈打牌打麻将(打麻将是其次,这一年的故事聊一聊才是正经的)、发红包(哈哈哈我要嘚瑟一下暂时家里还没什么孩子需要我发红包,还有长辈要给我哈哈哈!)、放烟花炮竹、守岁。4 Q8 I6 B# H: {, \; F, U5 y 废除的:劝酒(真搞不懂大过年的劝酒是什么心态,有些人真不能喝)、阿姨们问男/女朋友,结婚与否,工资工作等等(这过年和打仗似得)。4 G+ G0 P2 k8 y2 m1 i; F( U9 F6 p 其他的都不错~{:4_100:} |
[attach]1825723[/attach] | 记得很小的时候,大年三十晚上,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把初一要穿的新衣服穿上了。大年初一更是在堂哥的带领下,一帮全是沾亲带顾的老表老堂浩浩荡荡的开始去拜年,回来的时候,口袋 里全是人家给的花生、瓜子、糖果。/ z1 Z& {: j$ i 长大了,过年就是回家看看爸妈,记忆深处就是每年到家,父母看到我们那一瞬间的笑容,无论到家多晚,都亮着一盏灯待候,接下来的就是瘦了,衣服穿得太少了……' D& I, T( X* g. z 今天大年三十,父亲为了这个今天的团年饭,准备了好多天,我爱吃杏仁,妹妹爱吃花生,大女婿要吃辣的,小女婿不吃辣,几个外孙的玩具……每个人爱吃什么都记在心里,一一的准备好,有时候一天要去超市和菜场几回,经常调侃老爸,过个年,要亏本了,老爸总是笑着说,是啊是啊,亏得不能动! 自己成家,有了孩子,深深的知道,过年最重要的并不是吃什么,喝什么,一家人在一起,吃个团圆饭,就是幸福! |
[attach]1825726[/attach] | 最想省去的环节:发红包 最想增加的环节:收红包 |
[attach]1825727[/attach]8 C+ x' ?' k$ y% X' |. L5 G; m | 成年了,才感觉这年俗真的挺累人的啊!我们不在乡村,也不是真正的城镇居民,是那种不在原籍不在城市的人,如果按照天朝的乡俗说法,我们倒象没家的人呢。因为不住在家乡,周围的居民和同事都来自五湖四海,说实在的,过年真的没有一个成形的习俗了呢。完全是一种大杂烩式的年俗了。北方不北方,南方不南方,河南不河南,山东不山东……不知我说的明白了没有?跟着父辈走南闯北的人,是没有故乡感的,自然也对习俗更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。所以过年倒是简单:一家人一起吃饺子,饺子中包三两个硬币,吃到的有个来年好运的吉兆……老辈给小辈发个押岁钱,有的家放炮,有的家不放,有的家贴春联有的家不贴……总之五花八门,不一而足。不说了,再说就乱了,不如打住。 在这里祝论坛上的大家,猴年红单多多!祝我自己的彩票来个大奖,其它的都不盼了。菠菜嘛就是小玩一下子了,不期望它能有什么好事儿! |
[attach]1825728[/attach] | 现在年的氛围淡了很多,真不愿意过年,又长了一岁啊,女人呢都不愿意老啊。可是自然规律,谁也抵挡不了。过年就是去婆婆家吃饭,贴春联,放鞭炮,做一大桌子菜,说说祝福的话。吃完了打麻将,看春晚,小孩子打扑克。然后就是包饺子,一般包2种馅,韭菜的,长长久久;芹菜的,勤勤恳恳。吃完饺子,这个除夕就过完了。儿子每年都会给奶奶磕头的,奶奶给压岁钱。现在我也是刚回家,坐在这回帖。 |
[attach]1825747[/attach]8 J/ B' U' m* a- b |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回乡下老家过年时候,看到村里的孤寡老人,个人从来不悯惜荷包里的币币,一户三五百必须的,想到自己菠菜时一手下注几百几千眼睛都不眨一下,做这种积德赚人气的事情我一直很喜欢做的 |
[attach]1825776[/attach]) j& o/ F' G Z2 u$ Z | 除夕是我最喜欢的日子,不但可以一家人在一起团年,也可以在这过年的日子好好休息一下,不管输钱输得再烂,再没有人性,欠了再多的钱,也一定要回家去过一个年,在外漂泊的朋友们,家人都在期待你的归来,没有你会少一份开心和欢乐,而且多一份担心,亲人们会担心你一人在外是怎么样一个情况,不要再让家人为你担心了,回家过年吧~~~~~~~~~虽然过年,年年都能过,但是过一年就少一年,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和家人圆满的一起过年的, 今天过年我们家就少了一个人,就是我的父亲我亲爱的老爸,我这辈子再也不能和他老人家一起过年, 有的只是过年时候的祭拜,我希望论坛的朋友们, 请你们珍惜能跟家人一起过年的日子, 都回家过年吧~~~~~~~~祝大家新年快乐,全家身体健康~~~~~~ |
[attach]1825777[/attach] j' w' g2 T. d# c4 p3 [1 B | 1.我们这里的话一般除夕上午就开始准备烧年夜饭了,杀鸡杀鸭的,上午开始烧费时间的菜了,比如酱牛肉,红烧羊肉,炖蹄髈等。 2.除夕下午12:00以后开始拜祖宗,先请老祖宗们吃年夜饭,祈求祖宗庇佑,保佑子孙们平平安安的。 3.拜好祖宗开始贴春联什么的,继续烧菜准备年夜饭的,下午4:30左右就开始吃年夜饭了,吃饭前要放鞭炮的。当然这个时候开始向孩子和老人派发红包了。 4.年初一的话一早会到寺庙烧香,祈求菩萨保佑家人了。 过年的话也就这些风俗了。 |
[attach]1825783[/attach]/ p- v5 @; w0 W( ~% n! s5 a | 我们这的年夜习俗就是 先杀鸡烧纸祭祖 然后一家人坐一起吃年夜饭 到了零点九家家户户放鞭炮 还有就是北方人吃饺子 南方人吃米团子 我们家这里的风俗就是 包粽子 长辈会放硬币到馅里 看年初一早上谁吃到谁就好运气了 过年了 最兴奋的就是小孩子了 : M9 }& ~/ i# E' J) s$ ?' _0 s 苏轼有守岁诗云;儿童强不食,相守应欢哗.晨鸡旦勿鸣,更鼓畏添过 u' U# e, J3 [5 w' a9 H- l 儿童坚持不睡觉,守夜到零点热闹无比,早上公鸡请不要打鸣,敲更鼓报时害怕时光流逝, |
[attach]1825784[/attach]3 y _+ [3 x6 L6 }9 F | 记得小的时候除夕夜可以用雪碧和长辈们的白酒干杯的专属~ 恭喜发财 这句话让我成为春节期间的小土豪 虽然最后都是要上交父母 但是曾经拥有是最美的事情(起码可以和小伙伴们炫耀了)/ f" w+ ]0 ^6 w! h! J# E 1 |% Y2 P6 k9 @$ y2 h' O1 N; c$ A: g 小时候男孩子喜欢电动玩具,女孩子喜欢娃娃。长大了男孩子却喜欢娃娃,女孩喜欢上了电动玩具。也许这就是成长吧 |
[attach]1825785[/attach] | 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(蒜),就开始有了“年味”。民谣:“老太太别心烦,过了腊八就是年。腊八粥,喝几天?哩哩啦啦二十三……”,在北京腊月二十三又称“小年”。从这天开始,北京人更加忙活了,要祭灶,扫房子,蒸馒头,置办年货,贴“福”字,贴年画,剪窗花,贴对联。贴门神,贴挂钱,一直忙活到除夕,开始过大年。0 D2 q" R! ]% x9 X: l8 V6 z* k6 P 北京人总是把“福”倒着贴在门里、衣柜、水缸上,寓意着福到了。北京人在屋内廷贴上“抬头见喜”,屋外贴上“出门见喜”,院内贴“全院生辉”等春条。 6 c& _) ?8 d p; b5 w! t 过去大多数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龛或神像,到了年三十最讲究的要摆上九堂大供;有成堂的蜜供,成堂的套饼、花糕的面鲜,成堂的水果、成堂的干果、花糕大小八件,年糕年饭,素饺子(或蒸食),素炒菜(或炸食)。家境不好的也要摆三堂或五堂供品。北京人过年讲得就是吃喝玩乐,以吃为主。这些供品实际上也是为人准备的。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(又称团圆饭)是必不可少的,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。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,取其“更岁交子之义”。/ m" Z! e) R# K; H @ ! D! \( L% Z( y1 h& ]1 G* r 一交丰年子时,迎来了新年,首先要放炮驱邪、焚香祭祖。老北京人有除夕守岁的风俗,守岁最早起源于晋代。守岁其意有二,年岁大的是在辞旧之际有珍惜时光之意。年青人守岁则有为父母延寿之意。所以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须守岁,再搞些娱乐活动。4 |* M6 h) Z; Y$ G5 x5 B # g+ E8 l0 _$ _% `: M! s/ I 除夕子时接神后,全家要进行团拜,团拜最早出现在汉代为官方朝拜皇帝之礼。老北京的团拜从清代盛行。全家要先在祖宗牌位前磕头拜年,然后晚辈再给长辈磕头拜年,这时长辈要给未成年的小辈压岁钱。给压岁钱的习俗起于清代。为的是体现长辈对晚辈的慈爱之情,也有驱邪取吉之意,团拜后,全家聚在一起吃素馅的接神饺子,又称五更饺子。( v; A& T8 q( k. f 0 e2 U: z. {9 J- | Z" g 初一到初五北京人则要串亲走友,相互拜年,请客送礼、逛庙会、逛厂甸。到了初五北京人称“破五”,百姓“送穷”、商人“开市”(初六正式开业)。初五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,称之为“捏小人嘴”,其意是一年之内不犯“小人”顺顺当当。一直到正月十五北京人才算是过完了春节。 |
[attach]1825786[/attach] | 今天我带大家看看我们老家是怎么过年的吧。:)$ s1 L# w9 n5 `, f 我的家乡地处西北,因其地理位置和文化氛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,其传统春节民俗有其自身悠久的文化氛围,展现出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春节文化风采。* `) i0 V1 W9 T6 x. m. { (1)扫尘 扫尘是春节前重要的准备工作,实际就是迎接新年的一次彻底大扫除。要赶在送灶那天做完,因为要让灶王没有可挑的毛病,“上天言好事”。 (2)送灶 首先是腊月二十三的“送灶”,“送灶”又称“辞灶”、“祭灶”。据说“灶王爷”是一家之主,一年中,全家的是非善恶,他都看在眼里,灶王爷到了年底要向玉皇大帝报告,所以送灶时,家家都要备一副香烛和一碟灶糖,请求他“上天言好事,下地保平安”。 (3)年夜饭 除夕这天,要“除旧布新”,庭院内外要整洁一新,贴春联、门神、窗花等,太阳一落山,先要祭祖,然后,迎接灶王爷回家。做完这些才可以吃年夜饭。. X5 D8 [- r; c5 O7 ? 年夜饭,一般有冷盘、热炒、点心,全家人在一起包饺子,吃饺子取“更岁交子”的意思。. D& o8 P4 G$ F' t “大年三十吃一顿,正月初一穿一身”,除夕要大吃,初一要全穿新。" T' e( O* ]) e8 m2 y (4)守岁 年夜饭后,全家聚在一起,就开始辞年了。进入新的一年,堂屋里灯火通明,香炉里点上万寿香,合家依次三跪九叩首,礼毕,长辈们得给小辈红包,谓之“压岁钱”,之后更换新衣、新裤、新帽、新鞋、新袜。 (5)“除夕饺子初一盘”4 A. Y: t$ N3 M 这其中的“盘”,是“盘菜”,就是猪肉、大白菜、菠菜、粉皮、粉条、面筋炒在一起的菜。从前人们家里不太宽裕,过年也是一定要炒这样一盘菜。 初二馄饨元宝汤,初三菜盒子团团围。+ w3 Q0 W, Y) s7 C, y! A1 s& e (6)破五 初五破五,“穷扫”(大扫除)。清代《燕京岁时记破五》所记:“初五日谓之破五,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,妇女不得出门。至初六,则王妃贵主以及各官室等,冠帔往来,互相道贺春。新嫁女子亦于是日归宁。”( v# o$ M; K0 w+ F (7)元宵节0 ^/ S% v9 T1 h' C) X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的大节,颇为重要。元宵节的得名,因其在一年的第一个月“元月”的十五日“宵”而来,因为其逛灯的风俗也叫“灯节”、“灯夕”。元宵节要吃汤圆,还要聚集起来搞社火秧歌、舞龙舞狮、踩高跷等活动。" c9 j* @/ f. n7 u+ s {: |% H+ _ (8)吃煎饼 是正月二十吃来“补天”的。淀粉加水成糊,再加入鸡蛋拌匀,有些人家放些葱花,有些人家放些韭菜,锅底抹油,一张张摊上去,就摊成了补天的煎饼。因为过年而奢侈了一个月,剩下的日子要节俭着过了,所以煎饼要摊得很薄,呈半透明状,沾着蒜醋汁吃。6 g0 g' M1 `5 v/ F (9)社火 这是我们老家春节民俗的重要活动之一,就跟北京的庙会差不多。 - q) c3 C5 @# B( x; _ 最后,再给大家来几张老家特色菜的片片哈,有木有被馋倒?!:lol 菜名:鸡肉垫卷子 菜名:手抓羊肉 菜名:西北大菜1 Z' F& ~' H8 C {& v - S5 d. A6 _, {+ ~ 备注:小超人哥哥的美食图我就不上了,太馋人了 |
woshijianghui 发表于 2016-2-16 22:15
曾经,我遇到乞讨的总是慷慨解囊对待,后来遇到太多了(骗子或者职业乞讨)不给了,但是每年我都会去献血
天幺幺 发表于 2016-2-16 22:37
这个必须要赞!你有一颗善心,更重要,你有善举
laijia0020 发表于 2016-2-17 09:421 D/ ~5 D' |9 j4 L' t0 l
没有去过北方过年不知道什么样子的
ronald263 发表于 2016-2-16 22:56
要拿到神回复,看来要多码一些字的了哦
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(http://www.tcelue.com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